j9直营自在一点零点美术馆联合出品2024声音艺术馆春季篇——湖北美术故事第二集回顾

2024-05-09 00:56:09

  j9直营主持人:在今天节目之前,我们很有幸看到了两位老师的作品,像徐勇民老师的《马球》系列、《山林遥想》系列、《山水条屏》系列、《坐看云起》系列及一些纯粹的水墨表达。还有张广慧老师的版画作品,《四季佳兴》系列、《云南景东秘境》系列等等。其实感受得到,无论是水墨也好,还是版画也好。其实两位都是在传统的国画或者版画的基础上,有很多新的思考。所以之前采访徐老师的某篇报道上的文字,就突然进入我的脑海——那就是“从去传统到再传统的表达”。这也是当下,我觉得很多艺术门类,包括我们说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都在尝试做的一件事情,所以很想和三位老师来聊一聊。不知道,三位老师各自是怎么来理解这样的一句话的?

  其实从艺术实践的经历来看,对于传统确实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我是学习中国画的,从读书时候就开始接触传统艺术。在自己创作过程当中,逐渐吸收国外的艺术养分的同时,反过来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传统文化里面提到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怎么来认识它,其实是每一个人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甚至看待宇宙应该有一个很宽阔的视野,是传统给我们的一种养分。我们在认识生活当中,古人提到了“笔下乾坤”“一花一世界”,这些都是要靠反复的思考琢磨,最后体会到它的一种深意,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一种继承。所以随着自己的创作经历的积累和年岁的增长,对传统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应该说从去传统到再传统是一个逐渐认识到传统精华所在的过程,我自己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一种养分j9直营。

  我长期从事版画教学工作和个人创作实践,这种生活是一个常态。实际上,在历史上中国是版画的发源地,因为在敦煌的藏经洞里面就发现了一张唐代的有纪年的版画。那么由此有一个结论就是版画是至少在1200年以前已经产生的一个形态。这张画代表中国版画和世界版画历史一个典范,现在在大英博物馆作为永久的收藏,是一个很重要的文物。版画实际上在唐代已经到成熟阶段了,它为什么没有像中国画一样进入到一个纯粹的艺术范畴里面?实际上当时的版画它就像现在的数字艺术,和AI一样,因为版画它实际上就是取代或者是解决了手抄书的这种繁复,甚至让人们从这种抄录的疏漏中解脱出来。所以说在科技和文化角度,版画的运用,非常利于广泛传播,节约成本,提高质量,但是它没有变成一个艺术的主要形态。但是到了元代和明代,中国的版画传到欧洲,被欧洲的艺术家作为一个创作的主要方式,所以说我们看到美术史上很多西方的大师,他做版画,也画油画。我们现在的版画教学和版画的传统,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双重的,等于是我们在新文化运动以后引入的版画,实际上是西方的一个版画传统。对版画范畴来说,它的传统带有一种双重的意义在里面。

  我们以从事美术馆工作的角度来看待“去传统和回归传统”这样一个概念,其实去传统和回归传统并不矛盾。为什么?因为我们艺术家们基本上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再来发扬光大,在原来的传统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其实这也是对艺术的一种极高的追求。

  主持人:我们知道水墨本身就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版画其实也和中国的传统印刷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会觉得他们本来就依托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去传统”的话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去的传统它究竟去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做到?

  谈到去传统,我个人的一种体会是,例如在《马球》系列里面,表现的题材是古已有之的,但是因为是生活在现代,生活在21世纪,那么我们对于传统的理解和表达是不是也应该具备一种时代的特点? 马球这个运动从古代唐代就已经开始有了,这项运动在现在的国际奥林匹克项目里面也是作为一个极有挑战性的,危险性很大的项目。 那么我想现在来画马球,其实是想通过画马球来表达人类的某种精神,某种勇气。 由此就会引发出技法上的一种突破,或者对技法延伸的一种考虑,就是如何能够用现代人的一种喜好,现代人所能接受的一种技法来表现传统的题材。 比如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品茶、焚香,这些常见的生活方式,但是古已有之,如何在品茶和焚香之间,能找到现代人的交流方式,我觉得这个都是可以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的,因为时代提供了我们更多的一种可能性,使得我们在技法上随之有一种不自觉的转变。 我觉得从去传统到再传统当中,是一个艺术家应该坚守的一种本分。

  刚才我说到版画的历史和传统带有某种双重性。如果是欧洲传统版画,在我们的教学中它引入中国从新文化运动已经到现在,也差不多有小100年了。然后中国的传统版画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怎么样来解决去传统和再传统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界定,就是说版画传统带有一种不太确定的这种地域性,但是它有一种历史和实践性在这里面,它是一个沉积式的文化。我们怎么样来做这个事情?我记得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在北大的一个讲座提到,他说在考古学里面60年代这个阶段,人们已经不是说仅仅研究器物的属性和身份,而是透过器物研究人,实际上角度是不一样了。比如说器物,湖北省博物馆里面一个鼎,它是战国的,是先秦时期的,它是多高多重,什么样的纹饰,这是界定器物的这种身份。但是关于人,比如说它的用途,当时的社会结构是什么样的,当时的这种科学技术达到了哪一步形成的形态,这是对人的研究。当然更深化的比如说有一些生物研究,甚至可以在古人类的骨骼上面来测出它的DNA对现代人种有所研究。那么实际上你说它是去传统还是再传统,实际上传统它是我们的一种财富,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方法的问题。我记得张光直还说到,考古学的解构主义。美术史中塞尚这一段,实际上是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一个分界点,实际上后来也从他那里谈到解构主义。解构不是说把对象或者是把学科切成一些支离破碎互不相干的东西,而是把它分成若干个块以后,深入地研究它们之间的一种关系,我觉得这种关系才是去传统再传统的。比如说我们徐勇民教授的《马球》,他的笔墨,他的形态同样有一种中国传统的精髓在里面,同时他的语言和方法跟传统水墨是截然不同,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实例。你比如说我的版画也是,要在这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版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形体把它拆开,然后再组合到一起的时候,是我所需要的一个形态,这是我对再传统的理解。

  其实优秀的、成熟的艺术家,一定是继承于传统的,然后在传统的基础上来发扬光大,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思想。我认为其实今天聊的话题去传统和回归传统,它并不矛盾,它让艺术家们在创作历程有所突破,其实是一种鞭策。

  主持人:现在都在说创新、融合、其实,我们看到徐老师除了纸本重彩、纸本水墨、纸本工笔,还有水墨装置,比如九歌和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的融合呈现,……这样的一些尝试。徐老师在版画创作中,其实感觉也会有一些油画或者西方创作的技巧。或者还有其他的一些绘画的技巧的成分。但是如果踏实地遵循传统行不行?还是一种故步自封?就比如日本的米饭之神村嶋孟,1963年开了一间大众食堂,50多年专心只做一件事情,煮出一碗好吃的米饭。他也没有创新,他就只专心研究怎么煮出欲望好吃的米饭,所以具有匠人精神来对待这样的一件事情,我不创新我就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究竟行不行?

  这种分析非常有趣,也有道理。因为每个艺术门类的创新当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一部分人是往前冲,另外一部分人看似在原地,实际上他是在深挖一口井。就主持人刚才所提到的日本的这种工匠精神确实如此。我回想起2012年我和张广慧老师去美国访问,在华盛顿博物馆发现中国商周时期的一些玉器,我和张老师对古人这种工匠精神所能达到的极致表示惊叹和钦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他不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挖,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对玉石这么硬质的一种材料,他竭尽全力来表现极其微妙的一种变化,是罕见的,那么就是秉承了某一处往深处挖,自然他有很多闪光点是可以被发现的。我想到一个例子,日本做了很多年的一个咖啡店,咖啡店的老板他最后能够观察到细节,他知道泡好的咖啡在杯子里面那一圈的反光的颜色是很好看的j9直营。假如不是做了几十年咖啡的人,是万万不会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和发现的。所以人类发展、人类文明的积累,就是靠一种既有创新精神,同时又在原有的一种文明基础上面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深挖,最后使得我们的文明的形式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致,我想应该是这样。

  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下我的感受。这些年,我做了很多展览。跟政府机构、美术馆、画廊,不同的艺术平台都有过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看到艺术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我感觉到成熟的艺术家实际上都具备这样的品格,就是这种坚持和锲而不舍地钻研,而且有极大的一种好奇心去关注自己的领域。但是形态是不一样的,方法不一样,我说的方法不完全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就是一个思维和方法论的问题。有些人他是通过不同的材料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叫跨媒介。这种类型的人实际上他的这种投入你看得到的,你到了他的工作室你就看得到。他秉承一种传统的方法去不断去深挖,我觉得同样令人敬畏。就像我刚才说到的,考古学里面一个分水岭,就是张光直说的对器的研究,后来对人的关注。实际上我们不管秉承哪个方面,你还是一个现代人,大家共同观赏的平台也是接近的,这跟古人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我觉得你说的这样的一种精神和方法,是所有艺术家都必须具备这样的品格才对。不管是坚守传统还是创新求变,就是深挖其中,保持自己的一种坚定下去的这种信念感,我觉得在每个领域里面或者是每一种艺术的创作里面都是需要的。

  我觉得作为艺术创作者,他不管是保持传统的底蕴,还是在传统的底蕴基础上去拓展或者是去变化,都有它的道理,有它各自的生态形成,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艺术它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生态j9直营,所以说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纠结,是一定要传统或者是一定要去传统。我们只要尊重艺术创作者,保持一个兼收并蓄的心态就可以了。

  主持人: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怎样完成“从去传统到再传”统的这样一个表达,时间过得真的很快,马上就是尾声这个阶段了,其实最后一个问题有可能没有办法和各位老师很详细地展开来聊,但还是希望听听每位老师自己的一个见解和态度。现在我们都说到了文化自信这样的一件事情,但是有可能我们好像更多的是注重到形式,但是好像并不一定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完全地掌握到它的精髓所在。所以你们会觉得在美术表达上,我们在回归传统这个过程当中,怎样才能彰显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发扬传承,但是又不会丢掉它的精髓和本质?

  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层面上来讲,这其实是一个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本身更多的是抛给了文化艺术工作者。当认识到我们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问题,或者是有一些不太尽人意的一些现象的时候,其实从根源找找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家的表现。一方面我们更要有一种坚守传统的信心,同时另一方面要更精进,要不断地创新,使得我们的传统更加的深厚,有时代的基础,同时又要引导人民能够理解更好的艺术形式,能够享受更好的艺术形式。那么作为一个文化自信的大国,在这个方面也是给我们每个艺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的有所精进,不断进一步的坚守,只有把这两者做好,才能够使得整个社会的文化审美能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我们这个层面来说,美术馆、美术空间,还有艺术学院等等的这种艺术推广的平台,实际上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使我们的艺术能够首先贴近大众的生活,同时也让艺术家在自己的这种生活和创作研究过程中得到一种双赢。双赢就是说有了很好的一个形态创作作品,同时也服务社会,反馈社会,达到这样的一个双赢。改革开放几十年,实际上从艺术家、艺术平台、艺术教育的水准上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我可以说中国艺术家的这种创作空间和条件在目前世界上来说都是相当不错的。实际上我们现在随着信息发展和生活的改变,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这种深挖,特别是传统艺术的研究方面,它找到不同方面的丰富的营养来给补自己。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我觉得总的来说,艺术创作得贴近生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我们零点艺术馆希望搭建一个让艺术家和大众靠近的平台,为艺术文化的传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从左到右:主持人小娴、徐勇民教授、零点艺术馆馆长王小林、张广慧教授、零点艺术馆负责人卢雪曌)

服务热线

0898-08980898

Copyright© 2022-2024 j9直营(中国)官方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皖ICP备86021574号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电话:0898-08980898